戴特王派坂 Traithep WONGPAIBOON
隱形的聲線,電影的催化劑 |
2019-11-19 |
戴特王派坂,聲音指導、作曲家。畢業於芝加哥哥倫比亞學院聲音工程系,以專業的音效技術與管理能力,帶領泰國Kantana Sound Studio成為東南亞第一間杜比全景聲認證的錄音室。其擔任聲音指導的作品超過百部,堅持追求聲音與影像結合的極致表現,不僅被王家衛導演長期指定合作,更擔綱《鋼鐵人》、《超人特攻隊》等好萊塢鉅片的泰語配音製作。曾以《武俠》、《聽風者》、《一代宗師》三度入圍金馬獎最佳音效,更憑《一代宗師》獲美國電影音效剪輯協會頒發最佳外語片金捲軸獎。
時間:2019年11月19日(二)10:00-13:00
地點:臺北文創大樓
講者:戴特王派坂
講題:混音/隱形的聲線,電影的催化劑
文字紀錄:陳家儀
我目前在泰國的Kantana Sound Studio工作,這是一間從事電影、廣告、唱片等聲音處理的錄音室。我認為電影就是故事、畫面和聲音,而聲音又分成對白、音樂、音效三部分。對白分為兩種,第一種是現場收音,第二種是後期配音(ADR),即是在拍攝結束後再到錄音室錄製的對白,有時可能是因為現場收音的噪音太大,或是有摩托車經過而不能用的聲音,有時可能是導演想改對白,就會需要後期配音。
音樂的部分也分為兩大類,第一類為劇情內聲音,即電影裡人物聽得見的,舉例來說,畫面中人物於車內打開收音機,這種為劇情內聲音;第二類則是非劇情聲音,大部分指的是配樂,可以為觀眾營造氣氛,是電影中人物聽不見的;音效則包含Foley(擬音)、環境音、硬音效等,還有一種是人為設計的聲音,好比鬼聲、外星人聲,這種我們未曾真正聽過的聲音。電影中的聲音便是由這些元素去組成,為電影定調並製造氛圍,例如風聲,於愛情電影就必須讓它聽起來甜蜜蜜的,或是感覺愛情正在萌芽,而風聲於鬼片的呈現就會不一樣,這些都是設計得出來的。
Foley分為三大類:腳步聲、道具聲與動作聲。為什麼會叫做Foley呢?因為第一個幫電影「做」出聲音的人就名為Foley,他在看電影的時候覺得聲音不夠真實,於是就請身旁的人和他一起製作。製作Foley的房間非常凌亂,因為裡面有許多要使用的道具。環境音又稱為氣氛音,除了讓我們感受到真實外,它也會告訴觀眾時間與空間,例如當你放入雞叫聲,觀眾就會知道時間是早晨,聽到蟋蟀聲就知道是晚上,加入海浪聲,就知道角色是在海邊,儘管畫面可能沒有出現海。硬音效就是非人為產生的聲音,例如槍聲、車聲、飛機聲等。把對白、音樂、音效和電影畫面對上後,會有非常多個音軌,一部電影可能會有三、四百個音軌,所以你的下一步就是把它們歸類並減少音軌數,這個步驟稱為Pre-mix或Pre-dub。最後的混音(Final Mix)就是把Pre-mix的東西混合在一起。混音師也要知道電影會用哪種音響系統播放,例如雙聲道Stereo、5.1聲道、7.1聲道或杜比全景聲。
動態範圍的重要性
講到聲音後製的流程,現場拍攝和剪輯完成後,就會進到聲音程序,即對白、音效、音樂,不過也有些例外,會在拍攝前就做了音樂,例如音樂劇電影的配樂就要先寫,因為拍攝過程有時會用到。做好混音後,你得知道會在什麼平台播出,是戲院、藍光、DVD、OTT、電視還是網站?每個播放平台有不一樣的動態範圍(Dynamic Range),戲院的動態範圍最廣,最貼近真實世界的聲音,別的平台則會有所壓縮。電影院可運用的動態範圍有20分貝,藍光片和OTT是16分貝,電視是12分貝,網站則只有7分貝。簡單來說,動態範圍就是我們可運用的最大與最小音量的差距,在電影院裡很安靜,所以你可聽到風聲、耳語聲這種很細微的聲音,以及爆炸這種大聲音。在YouTube看影片的環境通常不如電影院安靜,所以不適合用戲院規格去做聲音。
為了讓大家了解動態範圍在電影中的重要性,我以生活中的聲音做舉例。0分貝是人耳能聽到的最小聲音,聽到120分貝則會感覺耳朵疼痛,可能發生聽力受損的風險。呼吸聲、葉子掉落聲是10分貝、耳語聲20分貝、小雨聲50分貝、人類正常對話60分貝、鬧鐘80分貝、馬路車水馬龍或熱鬧餐廳是85分貝、工地和iPod最大聲是100分貝、搖滾演唱會120分貝、噴射機起飛140分貝,這些數據可以運用在電影中。為了觀眾的聽力健康,有研究指出人一天不能聽94分貝超過一鐘頭,91分貝不能超過兩個鐘頭,88分貝不能超過四鐘頭,85分貝則可聽八個鐘頭而不會使聽力受損,所以85分貝在電影製作中是非常重要的數字。
動態範圍為何重要?它可以讓人感受到聲音的距離,我播放兩段火車和車聲的音檔,實驗組動態範圍較大,對照組動態範圍較小,你們可以發現動態範圍較小的聲音層次感也會減少。現今有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它是從音樂界開始的,就是大家會把音樂弄得很大聲,因為較大聲的歌曲通常比較賣座,唱片公司都會這麼認為,我覺得部分確實是如此,從八、九○年代數位音樂興起後就開始了音量大戰。三十年後的現今,音量常會大到設備無法負荷,我們習慣了大音量的歌曲,到了電影製作時,預告片也會被弄得很大聲。音樂界有個衡量動態範圍的方法叫LUFS(Loudness Units Relative to the Full Scale),-13LUFS的動態範圍會比-6LUFS大。我現在播放幾段歌曲,讓你們聽聽其中的區別。
(播放歌曲:Billie Jean-麥可傑克森1982年原版V.S. 2008年Remastered版本、1985年Take on Me - A Ha V.S. 2018年Pink Lemonade - James Bay)你們會發現2018年版本的聲音大到有點破音、活力不見了,這是很可惜的現象。所以未來的音軌大概會是這樣(現場展示了一段大爆音的音軌,全場大笑)。
音量大戰與LEQ計算
不過電影中的聲音不像要被拿到iTunes上販賣的歌曲,它不會被比較,且有較廣的動態範圍。我播放查揚諾布普拉寇的《限時好友》以及連奕琦的《破.局》,它們各有兩種版本,一個有運用動態範圍,另一個沒有。這沒有對或錯,大家感受不同,但我們都聽得出有差別,對聲音工作者來說,我們需要預測大家會比較喜歡哪一種。現在以洪子烜的《狂徒》作舉例,聽聽動態範圍在音效的運用,你們會聽到當槍聲打出時,雨聲不見了,現實中不是這樣,但我們可以這樣使用動態範圍來決定觀眾的注意力該聚焦在哪個聲音上。另一個範例是索分沙達菲斯的《屍約》,有使用動態範圍的版本中,在主角快要被嚇到的畫面時,我用了兩格的時間把聲音調到零,再讓聲音蹦發出來,人耳從沒聽到聲音到有聽到聲音,聽到的動態範圍會更大,嚇人效果更明顯。以我的觀點,我會覺得有做這種動態範圍處理的音效比較好。
在處理恐怖片時有另一個技巧,聲音和畫面搭配時可以讓音畫不同步,有時聲音先出,有時畫面先出,你可以試試哪一種效果會更好,這個原理是當我們只使用視覺和聽覺其一時,感官會更明顯,例如有時候我們聽音樂時,會喜歡將眼睛閉上,覺得那樣音樂聽得比較清楚、比較好聽,所以你若覺得畫面較恐怖就可讓畫面先出,而後再放音聲出來;畫面若不強烈,就用聲音來強調。例如陰暗的畫面,還不太嚇人,就可讓聲音先出來,這可能會讓人感覺更恐怖,不過都需要先嘗試。我們再來聽動態範圍於對白的運用,剛才播放納塔吾彭皮里亞的《模犯生》及程偉豪的《紅衣小女孩2》,若特別聆聽對話的部分,會發現動態範圍使用較廣的版本,耳語更加小聲、大吼更為大聲,聲音聽起來比較真實,電影就是要這樣去模擬真實世界的聲音。
現在我們來看85分貝的動態範圍,剛剛提到人類可以聽85分貝八個鐘頭,一部電影約兩、三個鐘頭,所以85分貝是個非常安全的數字。在做混音時,混音室及電影院有個音量標準,85dB要開到VOL.7(刻度7)。DOLBY和SMPTE是聲音界的權威組織,他們有制定一個已使用好幾十年的標準,建議戲院的音量刻度需要開到多大。刻度在7時聲音要測量到85分貝,在量表裡是-20dBFS,這個標準讓戲院可以統一,觀眾的聽力也不會受損。混音師另一個要注意的標準是預告片不可以超過85dBLeq,廣告則不可超過82dBLeq,Leq是用來衡量聲音在一段時間內的音量。若預告片有兩分鐘,那這兩分鐘平均下來不可超過85dB。預告片為了吸引觀眾的注意,常常會做得很大聲,這就是為什麼要制定標準,防止大家做預告片時產生音量競賽。
但片商和導演都會希望自己的電影預告片比較大聲,這怎麼辦?這裡我和各位分享一個技巧。在好萊塢,剪預告片的人會去計算,讓爆炸聲、槍聲等重要片段比85分貝大,因為Leq是以整部片的長度去做平均計算,所以有些片段的音量不用太大聲。我們也可以測量人耳對每個音頻的敏感度,例如八百到三千赫茲範圍的中頻,Leq量表頻率較頻繁,像是嬰兒哭泣、警報這類的聲音,人耳比較敏感,很容易可以聽見。再次強調,人類可以聽85分貝八個鐘頭,混音師要保護自己的耳朵,不要聽大音量聽太久,你們在作業的時候,可以稍微壓縮音量。
非使用標準音量混音的惡性循環
現今有一個問題是,有些戲院會覺得混音師混出來的聲音越來越大,為了保護設備,或是為了不影響別廳的放映,戲院會把音量刻度調小成5或6,沒有使85分貝位在刻度7,導演和混音師知道戲院會有這個問題,所以混音時又把聲音弄得更大聲,或是混音師到戲院一聽發現聲音怎麼變小聲了,就回到錄音室把85分貝做到刻度6,電影交給戲院播放時,戲院又發現聲音比之前更大,於是又調小了刻度,這是一種惡性循環,導致可使用的動態範圍越來越小。如果電影界的大家沒有用標準來做事,這個現象就會一直惡性循環下去。
若混音在刻度7時音量是85分貝、刻度6.5時音量會是83.33分貝、刻度6時是81分貝、刻度在5.5時是80分貝、刻度在3.5時只剩65分貝,你會發現校準的刻度越小時,可用的動態範圍會越小。兩個月前有個數據,全世界的混音師幾乎都沒有在刻度7混音,全球的平均值是刻度5.8(Dolby Fader),美國的混音師平均混音在刻度6.3,有49%的人仍是用標準值混音,亞洲的混音師則平均混音在刻度6.1,只有24%的人仍用標準值混音,其實蠻少的。雖然你可以用任何客戶喜歡的刻度混音,但我還是建議各位使用85分貝刻度7來製作,或是至少確保在刻度7播放時,音響系統不會有影響。電影要到影展播放時,混音、導演和製片都可以到現場檢查播放效果,並要求播放刻度的調整。話雖如此,我們不可能到每個影片巡迴的城市檢查播放效果,所以我呼籲混音師們還是用標準音量來做,不要有音量競賽,也讓戲院能用標準刻度來播放。
投影片上的是醫學上「計算持續時間與Dose百分比表」,顯示了幾部電影超過人類可承受音量的時刻占全片的比例,像是《直闖暴風圈》全片89分鐘,超過人類可負荷音量的時長比例是7.6%、《露西》全片89分鐘,超過的Dose比例是3.3%,這就是為什麼戲院會把音量刻度調小。而《星際異攻隊》全片有121分鐘,超過標準的只有1.6%,不算多,但我覺得這部電影混音出來的音量也滿大的。
在座的各位都是電影界的同仁,但現在有個我們不可忽視的平台-OTT(Over the Top)。電影的聲音製作規模最大,而在OTT平台,Netflix有個混音的標準是讓82分貝在刻度6.3。剛剛說到亞洲的混音師平均將電影混音在刻度6.1,比OTT的6.3還小,代表電影可運用的動態範圍反而比OTT小了,這是現今很可惜的問題。我們看到Dolby Box Volume Control的表格,刻度(Dolby Scale)7時音量位在85分貝,動態範圍是20分貝;刻度6.5時音量位在82分貝,動態範圍18.3分貝,如果我們混音在刻度5,能用的動態範圍就只有13,這麼小的動態範圍會讓觀眾失去聽電影聲音的樂趣。把電影聲音放在3.5刻度的話,動態範圍只剩8.3分貝,等於和在YouTube上看影片沒兩樣了。以上是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有關動態範圍的部分。
要做聲音,你得去試試看
幫電影混音,是把導演的想像和資訊傳遞給觀眾,混音師就像乩童,收到神明(導演)的訊息後去對信眾(觀眾)說。電影不是我們的作品,是導演的作品,所以不能影響導演的觀點,混音師的任務是幫電影化妝。一部電影會有好幾百個音軌,我會把音軌分成「有對錯的聲音」和「沒對錯的聲音」兩類,有對錯的聲音指的是較主觀(Objective)的聲音,例如腳步聲,你用聽的就知道它對不對,這類聲音比較容易跟畫面配合。而沒對錯的聲音是較客觀抽象(Subjective)的聲音,它沒有標準答案,你要用感覺去嘗試,做到讓導演和觀眾喜歡。比喻來說,你在做蛋糕時,蛋糕的型態大小也許有規定,但怎麼裝飾它則沒有,你覺得漂亮的方式他人不一定覺得漂亮,這沒有對錯可言。
我現在播放一段《一代宗師》,其中90%的聲音是抽象的,其中有段武打的場面,導演想要聽到一掌打下時骨頭斷裂的聲音,這種的聲音就會調比較久,你要用嘗試地去感受哪種聲音比較適合。原本電影的聲音音效、配樂、對白都有,但在做最後混音的時候要把它們去蕪存菁地刪去。你們會聽到配樂在某些時候被抽掉,一段時間後它再慢慢響起,有這個做法是因為你若一直給觀眾充足的聲音,會帶給他們壓力,所以你要設計聲音的間隔,讓聲音相互配合地出現。觀眾會預期某些聲響比較大聲,你可以製造反差,讓那些聲音不那麼大,這種反差效果有時反而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