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金馬影展 │ 對父權體制的離別——《別有墓地》導演鄭承旿訪問
2019-11-20

《別有墓地》導演 鄭承旿  《別有墓地》導演 鄭承旿  《別有墓地》導演 鄭承旿

 

文/林伊湄

編輯/謝佳錦

時間:2019年11月20日

場地:鬧空間 NOW Space

沙龍照/陳又維

映後QA側拍/張國耀

 

入圍今年金馬影展奈派克獎的《別有墓地》,是韓國新銳導演鄭承旿的首部劇情長片,由一起遷墓事件出發,聚焦父權體制及其中男女所承受之壓力、需扮演之性別角色,成熟、細膩又幽默的敘事手法,勾勒出當代韓國家庭的真實面貌。

 

故事靈感來自導演的親身經驗:小時候在家庭祭祀的過程中,發現女性成員必須負責準備祭祀,男性成員只需要到定點後行禮即可,而女性成員是不可以行禮的。他問爸爸為何男女有別,得到的回覆是「因為她們是女生,所以不可以行禮」。當時的他覺得很奇怪,也漸漸發現這個社會中好像有很多女生「不能、不可以」去做的事情。

 

《別有墓地》可視為一部公路電影,描述原本關係疏遠的四姐妹,因為了給父親移墳而重聚,然而牛脾氣的大伯堅持長子一定要在場,逼得四姐妹必須去尋找失聯已久的弟弟。影片不只帶出五姐弟、堅守傳統的上一代,還有調皮搗蛋的大姐之子,鄭承旿導演表示:「片中的三個世代其實都對父權有不同的想法,因為遷墓重新聚集在一起,之後大家還是要回到各自的生活裡,而我想描寫的,就是這樣一種對父權制離別的過程。」藉著這趟旅程與這次家族聚會,家人們誠然各有失落遺憾,但也各有成長,對彼此達成互相理解與尊重,某程度上與自己和解,也找到跟環境共存的方式。

 

在拍攝這部有大量女性角色的電影時,身為男性的鄭承旿導演坦承,有些特定的女性生命經驗是他未曾想像過的,例如女性一個人搭電梯時,對於下一個走進電梯者不知何人的恐懼感,或是女性隻身夜晚行走,需要隨時警覺的心情。因此,在《別有墓地》女性角色的揣摩上,其實是通過與女演員的討論交流,汲取她們的生命經驗後,再反映到電影中。

 

片中演員本人與角色之間的相似性非常高,例如飾演大姐的Jang Liu,本身在家就是長女,父親也已過世,其實在真實生活中就是一個需要扛起家族責任的女強人;飾演二姐、三姐的演員,本人性格都跟角色很像。飾演四姐的女演員,本人也是一根直腸子通到底,看到有什麼不對的事情就會大聲地說出來。「我如果在拍片現場有什麼小失誤,她也會大聲罵人」,鄭承旿導演打趣地透露。

 

電影人的等待:父權制下說不出口的感謝

談起電影生涯中有誰是伯樂,鄭承旿導演靦腆地笑了笑,表示他的伯樂是一直陪在身邊的太太。兩人一路走來互相扶持、苦樂與共,不論是困難或快樂的時光,都不離不棄。他深情補充,這樣的太太讓他每分每秒都有新的成長的感覺。然而他也坦言未曾對太太說過這些話,「在父權制之下,男性沒辦法講出內心真正的感受,我這樣講好像蠻父權的(笑),但我可能沒辦法在我太太面前講出這些話。所以我希望回到韓國之後,能夠在太太面前表達我對她的感謝」。

 

《別有墓地》映後QA  《別有墓地》映後QA

《別有墓地》映後QA  《別有墓地》映後QA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