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金馬影展|文學電影的人文主義者——陳坤厚
A TRIBUTE TO CHEN KUN-HOU
2023-10-20

文|陳睿穎

 

生涯的前半段是攝影師,後半段是導演,電影可說是陳坤厚此生唯一職業。

 

小畢的故事 最想念的季節

 

1939 年,陳坤厚生在台中一個殷實的商貿之家,童年優渥的家庭環境,讓他對台灣傳統的大家族生活有著敏銳的記憶和深濃感情。1962 年退伍後考入中影,在黨國資源下踏上攝影之路,躬逢其盛經歷了台灣電影風起雲湧的大時代。從中影的「健康寫實」路線開始,見證台灣電影產業從黑白到彩色的典範轉移,經歷小規模台語片、大片廠國語片,再到百花齊放獨立製片的整體環境變遷。七○年代類型電影大爆發,武俠片、鬼片、瓊瑤文藝片類型交雜,大量工作機會積累出陳氏厚實的攝影技術基礎,也摸索出自己的影像風格。因此我們可以在李行後期作品如《小城故事》、《早安台北》中,看見埋藏其中的陳坤厚美學。這些對小鎮風情帶著距離又充滿幽默感的凝望,後來在台灣新電影發揚光大,除了自身執導的《小畢的故事》,也在《兒子的大玩偶》、《風櫃來的人》等作品中與作者導演的理念合流,承先啟後地成為台灣新電影初期的美學標誌。

 

作為導演,陳坤厚對家庭及女性有著特別深刻的關懷。一反上個世代電影或總是道德說教、或激化世代對立,陳氏作品中的家庭圖像深具反思觀點:早期溫柔寬厚,幾近烏托邦;中後期冷峻疏離,寓意悲憫。從《我踏浪而來》、《天涼好個秋》,到新電影時期的《最想念的季節》,片中總有個和樂融融、互動幽默的非典型家庭,是故事中最溫暖可靠的情感歸屬,也蘊含對多元成家的美好想像;至於父權結構下強勢或倔強的女性群像,則貫穿他整個創作生涯,並在中後期作品中更加凸顯,例如《結婚》裡家族三代女性表面親愛,私下暗潮洶湧的權力角力,或者《桂花巷》裡奮力改變命運,卻終需直面孤獨的女主角剔紅。

 

 結婚 桂花巷

 

陳坤厚可謂是台灣文學電影的美學造浪者,1980 年至2013 年執導的十四部劇情長片中,就有七部改編自台灣文學作品,原作包括女性文學作家蕭麗紅、朱天文、朱天心,現代主義的七等生、鄉土文學的吳錦發及鍾肇政。他自謙因為不擅寫故事,反而對人與人之間細微的情感連結與人際互動更有興趣,所以喜歡以文學作品為骨,以電影媒介────影像敘事、角色互動、地景環境等細節為血肉來創作,尤其是在地景空間的運用為之一絕,時常令人心生嚮往,可謂城市行銷的先知先行者,也大大豐富了文學電影的視覺想像和生活實感。《小畢的故事》一票可愛的兒童演員配上淡水河邊的小鎮風情、《最想念的季節》中時髦又平凡的都會台北,以及張艾嘉、李宗盛及童星李淑楨同住日式老屋中自然幽默的互動火花,都為影像化的文學作品添上了一氣呵成的輕鬆諧趣。

 

寫人重於寫事件,陳坤厚的文學電影因而人味洋溢;寫環境重於寫歷史,陳氏作品的歷史感全都從生活細節層層堆疊而來,對美感的執著有時候更凌駕於敘事觀點之上。由他親自執掌攝影機拍下的影像,光影構圖抒情又充滿詩意,使劇中角色的生命狀態能透過影像傳達共鳴,是電影與文學握手的絕佳典範。作品中一貫寬厚溫煦的人文氣質歷久彌新,往往能令不同世代的觀眾重拾欣賞台灣電影的單純感動,陳坤厚不只一次說過:「我拍電影就是要讓大家看了快樂。」他的創作初衷如此簡單,也盡顯他堅持以寬厚態度關懷世俗生命的人文視野。

 

 

0601電子報Bar

 

致敬:陳坤厚.jpg

 

陳坤厚, 1939 年生於台中,隨舅父賴成英學習攝影,1971 年《母親三十歲》升任攝影師,1978 年《汪洋中的一條船》更獲得金馬獎最佳攝影; 1979年開始與侯孝賢合作輪流擔任導演,1983 年《小畢的故事》更獲得數座金馬獎肯定,代表作尚有《最想念的季節》、《桂花巷》,是台灣新電影重要導演與攝影師之一。

 

CHEN Kun-ho trained as a photographer. With Story Of Mother, he became a fully-fleged cinematopher in 1971 and won Best Cinematography at the 1978 GoldenHorse Awards for He Never Gives Up. CHEN moved into directing in 1979 andhis best-known films include My Favourite Season and Osmanthus Alley.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