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地區 |
台灣 |
年份 | | | 1985 |
規格 | | | DCP |
顏色 | | | 彩色 |
片長 | | | 120 分 |
級數 | | | 12+ |
青梅竹馬(數位修復版) Taipei Story
1985 盧卡諾影展影評人費比西獎 / 1985 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攝影提名

前少棒國手阿隆滲淡經營生意蕭條的布店,昔日的冠軍光環不過是映照現下的不堪而已,青梅竹馬的戀人阿貞任職建築公司,終日與西裝革履的白領人士周旋,身處截然不同世界的兩個人,關係早已冷若止水,即使一聲問候都嫌多餘。去美國,成了這段感情還勉強賴在一起的理由,但過往不堪回首,未來是否就值得寄託?
延續前作《海灘的一天》對現代人際疏離的質問,本片提出更為尖銳而悲觀的回應,城市空間形如人心幽閉的無盡蔓延,勾勒台灣經濟變遷、競逐名利背後的情感虛無。身兼編劇、男主角的侯孝賢抵押房產投資影片拍攝,吳念真、柯一正、杜篤之、朱天文、廖慶松等新電影時期代表人物都參與其中,預示了日後「台灣電影宣言」與「電影合作社」的出現。儘管當年僅在台上映四天即匆匆下檔,卻在台灣電影史上深具意義。
延續前作《海灘的一天》對現代人際疏離的質問,本片提出更為尖銳而悲觀的回應,城市空間形如人心幽閉的無盡蔓延,勾勒台灣經濟變遷、競逐名利背後的情感虛無。身兼編劇、男主角的侯孝賢抵押房產投資影片拍攝,吳念真、柯一正、杜篤之、朱天文、廖慶松等新電影時期代表人物都參與其中,預示了日後「台灣電影宣言」與「電影合作社」的出現。儘管當年僅在台上映四天即匆匆下檔,卻在台灣電影史上深具意義。
楊德昌 Edward YANG
![]() |
楊德昌,1947年生於上海。1982年執導《光陰的故事》第二段《指望》,成為台灣新電影的先聲之作。作品關注都會中產階級的現代性問題,《恐怖份子》、《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麻將》、《一一》等片被視為台灣當代重要電影作品。2007年病逝於美國洛杉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