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地區 | 
| 瑞典 | 
| 年份 | | | 1955 | 
| 規格 | | | DCP | 
| 顏色 | | | 黑白 | 
| 片長 | | | 110 分 | 
| 級數 | | | 12+ | 
夏夜微笑 Smiles of a Summer Night
                           
       
          1957 英國金像獎最佳影片、外語片男演員、女演員提名
1957 丹麥波迪獎最佳歐洲影片
1956 坎城影展最佳詩意幽默獎 
 
       
 
        
        1957 丹麥波迪獎最佳歐洲影片
1956 坎城影展最佳詩意幽默獎
 
 
       
律師帶著與兒子同齡的少妻前往劇院看戲,舞台上的女伶是他昔日的情婦,如今投身已婚伯爵的懷抱。不甘只能當情婦的女伶決定為自己未來展開妙計,說動母親邀請律師一家和伯爵夫婦到鄉間別墅作客,各揣心思的三男三女,加上馬伕、女僕,在瀰漫渴望、妒意和傲慢的夏夜,彼此追逐愛情裡的勝利微笑。這是柏格曼國際名聲鵲起的開端,影響了史蒂芬桑坦的《小夜曲》與伍迪艾倫的《仲夏夜性喜劇》。
「這是我生命中感到極度沮喪的艱難時期,我告訴自己:『為什麼不拍一部只是為了好玩的電影?』那時候我只有兩個選擇:完成《夏夜微笑》,或者自殺。當然,我選擇了前者。有天,我坐在書房看報紙,讀到瑞典電影在坎城影展獲獎並造成轟動的描述,我心想是什麼電影啊?看到是《夏夜微笑》時,簡直無法相信自己的眼睛。」——柏格曼
                英格瑪柏格曼 Ingmar Bergman            
            |   | 1918年7月14日出生於瑞典,影史上最偉大的導演之一。作品常藉由失調家庭、陷於困境的藝術家、缺席的上帝,探索信仰、死亡、性愛、心理、虛實。1946年以《危機》展開導演事業,1956年《夏夜微笑》帶來首次國際性成功,接著《第七封印》、《野草莓》、《處女之泉》······ 一部部將他推上電影神殿頂尖位置。1982史詩鉅作《芬妮與亞歷山大》後,宣布自電影導演退休,但仍不時有劇本、電視電影及舞台劇問世。2007年7月30日柏於瑞典法羅島(Fårö)辭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