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地區 |
義大利、法國 |
年份 | | | 1971 |
規格 | | | DCP |
顏色 | | | 彩色 |
片長 | | | 131 分 |
級數 | | | 6+ |
魂斷威尼斯 Death in Venice
1972 美國國家評論協會年度十大影片 / 1972 日本電影旬報最佳外語片 / 1972 英國金像獎最佳攝影、美術指導、服裝設計、音效 / 1972 義大利銀緞帶獎最佳導演、攝影、女配角、服裝設計、美術設計 / 1971 義大利金球獎最佳影片 / 1971 坎城影展25週年特別獎

年過半百的德國作曲家來到義大利水都威尼斯度假,形單影隻的他與週遭歡樂愜意形成對比。直到在飯店邂逅一名俊美的金髮少年,讓他空虛枯竭的心怦然悸動,窮盡一生追尋的藝術本質、美的精神與純粹的愛,彷彿都在少年身上獲得答案。正當他體悟到前所未有的蓬勃新生時,潛伏蔓延的致命瘟疫也悄然襲來。
電影大師維斯康提改編德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托瑪斯曼最富盛名的同志小說,以其獨樹一格的電影美 學,引用馬勒優美的第三號和第五號交響曲,唯美頹廢地描繪青春與衰老、感官與精神、生命與死亡的對照,堪稱文學、電影和音樂的完美結合。英國傳奇同志演員狄鮑嘉以自詡的演技巔峰,精湛詮釋主人翁的焦慮渴望;「世界第一美少年」瑞典男孩伯恩安德森的絕美容顏,半世紀以來更成為影史不滅身影,吸引眾人目光。
盧契諾維斯康提 Luchino VISCONTI
![]() |
盧契諾維斯康提,1906年出生於義大利貴族世家。1930年代跟隨法國詩意寫實大師尚雷諾拍攝電影,1943年完成首部長片《對頭冤家》,成為戰後新寫實主義電影的先聲。他的風格橫跨了強烈紀實的《大地震動》,以及唯美頹廢的《戰國妖姬》、《浩氣蓋山河》、《魂斷威尼斯》等。除了電影,他在戲劇與歌劇也有重要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