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地區 |
法國、瑞士、波蘭 |
年份 | | | 1993 |
規格 | | | DCP |
顏色 | | | 彩色 |
片長 | | | 98 分 |
級數 | | | 12+ |
藍色情挑 Trois couleurs: Bleu|Three Colors: Blue
1994 法國凱薩獎最佳女演員、剪輯、音效
1994 西班牙哥雅獎最佳歐洲電影
1994 瑞典金甲蟲獎最佳外國影片
1993 芝加哥影展評審團特別獎
1993 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最佳電影音樂
1993 威尼斯影展金獅獎、最佳女演員、攝影
1994 西班牙哥雅獎最佳歐洲電影
1994 瑞典金甲蟲獎最佳外國影片
1993 芝加哥影展評審團特別獎
1993 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最佳電影音樂
1993 威尼斯影展金獅獎、最佳女演員、攝影

女主角在一場車禍中,失去了丈夫和孩子。面對如此重大的打擊,她先無生念,接著試圖遠離一切能讓她回憶起往昔的人事物。然而表面擺脫過去,並不意味著真正自由。新生活的許多片刻,都像在提醒她想要刻意遺忘的:一群嬉鬧的孩子、來自街頭藝人的音樂、甚至是一窩小老鼠⋯⋯。也許,除了丈夫留下的樂譜,以及在他下葬後才揭櫫的祕密,她也該在接受過去後,面對現在與未來。
作為「三色」系列的首作,《藍色情挑》成功擄獲各地好評。無懈可擊的技術,讓影像及聲音都扮演了靈動的元素,挑起豐富的情緒。茱麗葉畢諾許令人心碎的演技,也一舉囊括威尼斯影展與法國凱薩獎雙料影后。
「《藍色情挑》中的牢獄是由記憶和情感這兩件事情造成的。」────克里斯多夫奇士勞斯基
克里斯多夫奇士勞斯基 Krzysztof KIESLOWSKI
![]() |
克里斯多夫奇士勞斯基,1941 年生於波蘭華沙,早年以拍攝紀錄片為主,聚焦底層生活的社會紀實。1979 年起以《電影狂》、《機遇之歌》、《不絕之路》等道德焦慮電影,獲柏林影展、莫斯科影展大獎肯定。1991 年以《雙面薇若妮卡》贏得坎城影展影評人費比西獎及人道精神獎,奠定電影大師地位,之後的「藍白紅三部曲」更被視為影史經典。他於1989 年拍攝的《十誡》,以〈聖經〉中條文為題,由十段故事構組出對戒律與人性的辯證。環繞著一個華沙社區的居民生活,藉由各自的道德抉擇、掙扎與禁忌,描繪出一幅波蘭當代社會圖像。 |
07.21 〈五〉 15:10 | 微風影城 | |
07.29 〈六〉 11:00 | 微風影城 | |
08.04 〈五〉 21:10 | 微風影城 | |
08.08 〈二〉 15:00 | 微風影城 | |
08.10 〈四〉 14:10 | 台中大魯閣威秀 | |
08.13 〈日〉 13:20 | 台中大魯閣威秀 |
※ | 所有影廳皆有無障礙設施 | |
※ | 所有影片均為原文發音,中文字幕;除英語發音或特別標註者,皆有英文字幕 | |
※ | 影片級數、場次及活動異動訊息請以網站及現場公佈為準 | |
【符號說明】 | ||
▲ | 影片非英語發音且無英文字幕 | |
⊚ | 非售票之活動場次 | |
普遍級:一般觀眾皆可觀賞 | ||
保護級:未滿六歲不得觀賞,六歲以上未滿十二歲須由成人陪伴輔導觀賞 | ||
輔12級:未滿十二歲不得觀賞 | ||
輔15級:未滿十五歲不得觀賞 | ||
限制級:未滿十八歲不得觀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