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金馬影展 │持續顛覆觀眾期待的決心——《狼少女末世錄》導演王洪飛訪問
2025-11-08

文/萬孟賢

編輯/謝佳錦

攝影/古佳立

 

長居台灣並曾在台拍攝《小玩意》(An Impossibly Small Object,2018)、《詭祭》(Dead & Beautiful,2021)等片的荷籍導演王洪飛(David VERBEEK),帶著新作《狼少女末世錄》(The Wolf, the Fox and the Leopard)來到金馬影展與台灣觀眾見面。本片採用三段章節敘事,結構複雜、場景眾多,是王洪飛創作生涯中野心最大、預算最高(約500萬歐元)之作。製作團隊為此尋求多方資金,最終由荷蘭、盧森堡、愛爾蘭、克羅埃西亞、台灣等多國合製。

 

合製的好處是能接觸世界各地的工作人員,彼此交流文化、碰撞想法,但複雜的預算結構也會挾帶相關的義務。例如獲得盧森堡資金的條件是必須雇用盧森堡人,但該國人事費用特別高昂,因此雖然總預算提高,但拍攝天數仍有限制,原本期望是35天,最終是28天。儘管本次製作經驗大致順利,但王洪飛表示短時間內不太想再做類似的大案子。

 

《狼少女末世錄》映後QA 《狼少女末世錄》映後QA 《狼少女末世錄》映後QA

 

談及劇本創作初衷,王洪飛想講關於「人與自然的連結」的故事,必須具備史詩感,因此從純粹的大自然力量意象「森林」開始發想,接著加入「大海」代表水的力量,還有代表人造力量的「城市」,最終形成「森林-海上-城市」的三段結構,每一章都有強烈的視覺意象,也在色調上做出對比。

 

至於旁白講日語、其他台詞講英語的選擇,王洪飛認為日本文化十分壓抑、拘束,人們不太能真實地展現自己,這與電影探討「追尋自然的生活方式」之主題,能產生反差的張力。當然,他也受賽博龐克影響,因此納入機器人等物件來呈現後疫情社會注重清潔、乾淨的氛圍。

 

旁白主述者由日本名導河瀨直美擔任,她在片中扮演戲份吃重的關鍵角色。聊到這個令觀眾驚喜的選角,王洪飛是在參加鹿特丹影展時,於飯店大廳偶遇前來宣傳東京奧運紀錄片的河瀨直美,他熟悉她過往的創作,知道她有時會親自演出,而河瀨直美無論外型或聲音,都很適合該角色,找像她這種有名的作者型導演飾演電影中說故事的作者,更有一層後設的迷影趣味,因此便向她遞出邀約。對於指導名導演戲,王洪飛一開始略感壓力,所幸合作過程河瀨直美都十分親切。

 

飾演主角「狼少女」的愛爾蘭新銳演員潔西卡雷諾茲(Jessica Reynolds),在片中展現充滿野性的豐沛表演能量。王洪飛回憶漫長的選角過程,他有著「找不到完美演員就乾脆不要拍」的決心,團隊橫跨三、四個國家進行選角,王洪飛自己也編了一套測試演員肢體能力的試鏡流程,例如請演員用四肢爬行、狼嚎等, 最終從上百個試鏡帶中挑中雷諾茲。雷諾茲小時候有接受運動訓練的背景,也與家中飼養的大狗具備深厚情誼,各種條件皆符合期待,而她本人讀完劇本時更對角色深感同理。

 

《狼少女末世錄》映後QA 《狼少女末世錄》映後QA 《狼少女末世錄》映後QA

 

電影開拍前,雷諾茲接受了三個月的訓練,王洪飛除了聘請動作指導提點她如何運用肩膀及手腕進行爬行,也帶著她前往德國漢堡,拜訪與狼一起生活的一家人,提前熟悉和狼群相處的模式,此外,他們也常到森林中進行冥想練習,以進入角色「活在當下」的身心狀態。

 

作為一名觀眾,王洪飛很喜歡能讓人主動參與、不斷思考的電影,例如安東尼奧尼的《情事》(L'avventura,1960)與李歐卡霍的《花都魅影》(Holy Motors,2012),他熱愛對作品提出自己的詮釋,也期許自己也能拍出這樣的電影。《狼少女末世錄》從一名白人少年「假主角」展開故事,便是試圖挑戰、顛覆觀者期待,他利用旁白營造童話感,卻立即打碎觀者希望看到的傳統英雄旅程,藉此傳遞「人類不是大自然中心」的觀點,可說電影的開頭便概括了全片的核心意指,而諸如此類「反套路」之安排,也不斷在爾後劇情中出現。

 

王洪飛坦言台灣對他來說像是荷蘭之外的第二個家鄉,他的太太是台灣人,在台灣也有許多信任的工作夥伴和朋友,對於帶著作品回台放映,他感到特別開心榮幸,更希望未來能持續在台灣拍攝電影。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