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5金馬影展 │那一年,蝴蝶消失在愛與罪的暴雨夜:《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主創訪問
|
2025-11-10 |
文/華疌
編輯/謝佳錦
攝影/林軒朗
傍晚,鳳凰颱風來襲,信義威秀中庭與空橋,仍站滿手持長焦鏡和自拍桿的年輕人,引頸翹望紅毯舞台——誰啊,偶有路人好奇詢問,聽到影人名字後,也停下腳步,加入圍觀隊列。
將於近期登陸串流平台的影集《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11月10日晚間在金馬影展舉行世界首映。現實的雨水蔓延進戲院,故事從一位「暴雨殺人魔」展開,獄中的死囚、拍片的企劃、鬧鬼的住宅、附身的女魂,觀眾跟隨周品瑜(江齊飾)攝製紀錄片的進程,逐漸靠近當年真相——太陽與月亮、蝴蝶與飛蛾,一場本不該相遇卻又天緣注定的,依戀與沉淪。

跨類型,台灣影集新篇章?
首兩集播完,懸念埋下、等待解謎,製作人麻怡婷在映後QA寬慰意猶未盡的觀眾們,11月13日影集一部曲上線,今晚所有的疑惑與迷霧,都將得到釐清和解答,而後,沉澱一個月,12月11日再看二部曲。導演暨編劇簡奇峯補充,依據編導設定,一部曲首兩集實為三部曲開篇,大家可待全劇完結,再回看今晚內容,定會產生不一樣的觀感。
影集涵蓋多元議題與類型,《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的片名隱喻、「暗黑校園純愛懸疑復仇」的超長前綴,使得主創跑宣傳時,吃盡螺絲。他們決定用《太陽》簡稱本劇,每次講話前,都要停頓三思,亦彼此提醒,謹言慎行、切忌劇透。八人間的笑鬧與調侃,互喚小名、互爆糗事,足見團隊默契和情誼。製作人麻怡婷笑道,曾因職業倦怠,考慮回家做主婦,幸好遇見《太陽》,重燃熱忱,繼續留在影視產業工作,並成立公司「一諾」。《太陽》為一諾推出的首部影集,於2023年底開機,兩季連拍,攝製週期約125天。
編劇簡奇峯、林欣慧長期與麻怡婷合作,從《必娶女人》(2015)、《想見你》(2019)、《無神之地不下雨》(2021)一路走來,雨戲越寫越多,《太陽》不僅出現大量暴雨夜戲,首映這晚,更逢時隔58年再於11月登台的颱風,麻怡婷許願,不要再下雨了,風雨真的好難拍,拜託編劇、謝謝編劇,主創八人又一陣歡笑。被問及製作初衷,麻怡婷感性表示,初遇《太陽》大綱就已愛不釋手,後見劇本全篇,更確信要將文字感動化為螢幕光影,話到此處,麻怡婷有點動情,李壬曜(曾敬驊飾)、江曉彤(李沐飾)、賴芸蓁(程予希飾)、周品瑜(江齊飾)彷若朋友或自家小孩,這些青年的遭遇和經歷,令人感到心疼,也感到使命——身為製作人,深怕辜負了故事和角色。
談及在電影大銀幕觀看自己參與的影集,四位演員均提到緊張、新鮮等感受。導演蔣繼正坦言,作品登上大銀幕是夢想,但更大的銀幕也將暴露更多的細節與缺點,期待觀眾的反饋。編劇林欣慧回顧創作源起,六年前寫完《想見你》,希望下一部愛情劇本,挑戰更加極致的拉扯和糾葛,要讓觀眾看得「理智層面覺得他們不要在一起,情感層面卻忍不住為他們加油。」
怕爆雷,所以只能說一半?
接受訪問與映後交流,《太陽》主創皆語帶保留,故事涉及太多反轉,生怕萬一說漏一塊,破哏的骨牌連續倒塌。曾敬驊笑言「還是要吊一下大家」,李沐形容「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能說的,都放在預告裡,不能聊的,為免爆雷、無法奉陪。
提及片中古典樂,主旋律反覆迴旋,編劇林欣慧分享,因概念出現太陽與月亮,前期羅列曲目選項,製作人勉強接受德布西〈月光〉,還有另一首,也被編導簡奇峯用於影集後段。
蝴蝶與飛蛾,源自主視覺構想,簡奇峯提出,蝴蝶向陽飛舞、灰蛾困於暗夜,二者難以同框共存。林欣慧覺得,這組昆蟲意象兼具隱喻與美感,適合貫穿全劇,經由視覺特效加持,呈現跨越時空的轉場,伴隨角色處境變化,蝴蝶和飛蛾也顯現差異。
蝶與蛾,注定無緣的愛戀?
「為什麼晚上只看得到飛蛾,看不到蝴蝶?」江曉彤問。
「因為飛蛾會把燈火誤認成月亮,永遠無法離開,但蝴蝶只會在陽光下出現。不管牠們長得多像,牠們永遠不可能出現在同一個地方。」李壬曜答。
《太陽》預告片這段對話,濃縮主角人物矛盾,江曉彤似舞蝶和暖陽,期盼高飛翱翔,李壬曜似暗蛾和殘月,原地打轉掙扎。談及如何呈現情感極端起伏的角色,曾敬驊覺得自己略微處於放空狀態,相信直覺。今年,曾敬驊主演的三部作品在金馬展映,回望拍攝當年,他坦言,工作負荷量確實很大。先拍《我家的事》,後拍《大濛》,緊接著進組《太陽》,略帶疲憊的形象,卻也符合李壬曜的孤寂與無力,「所以,對我來說,我一直很相信直覺。」
順著直覺走,但遇到的表演難題在於,如何回到高中青澀。曾敬驊翻看出道初期的表演課日記,彼時他頂著一顆「鬼太郎」頭顱,瀏海長得遮住半邊眼睛,不太敢講話,課程紀錄的反思和心情,滿溢生澀,幫助他重返年少。另一難關在於,因場景、排表計畫等考量,劇組無法順時序拍攝,今天演高中生、明天跳到長大後,跨越不同年齡的片段呈現,非常考驗演員的專業與演技。
此外,曾敬驊透露,《太陽》劇照出現的平頭,先由他自行剃髮,為留紀念。「自己剃頭髮,蠻好玩的,但之後還是給設計師修一下,不然,有點恐怖⋯⋯」27歲的曾敬驊,話語間滿溢孩子氣,相比擔心年過三十怎麼辦,他更在意劇本內容和角色維度,「每一次,用現在的我,回去演高中生,狀態和感受都不一樣。」
《太陽》劇中,李沐飾演芭蕾少女江曉彤,自稱「舞癡」的門外漢,為戲苦練三個月,李沐覺得自己筋很硬,三支舞很難學,但芭蕾亦是戲中戲,舞姿蘊含思想與情感。李沐感謝當時的舞蹈老師,協助突破瓶頸,引導她領會,每一個動作當下的感受。「記得那天跳完,我在教室大哭,突然明白那支舞的意思,也明白曉彤的處境。」如今回想,李沐仍感到情緒起伏。
程予希飾演的賴芸蓁性格壓抑,與李壬曜、江曉彤共度高中,遇見勇敢追夢的江曉彤,賴芸蓁看到人生的另一種可能與未來。話鋒一轉,程予希忽然補刀,「剛剛曾敬驊講高中狀態很難進去,我想說,再難,應該也沒有我難吧!」
江齊飾演紀錄片企劃周品瑜,觀眾跟隨她的視角,探尋當年謎團與真相。江齊表示,拍攝當下未拿到全集劇本,掌握的資訊幾乎和角色一致,前期主要表現出,被李壬曜吸引、對他產生好奇與熟悉的感覺。剛開始以為是鬼片,因她常拍夜戲,也因劇本內容常出現做噩夢、鏡中人等驚悚元素。

強陣容,合作邀約靠情勒?
《想見你》幕後班底再次集結,聯袂打造新作《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劇本撰寫階段,就已定下主角的第一人選。麻怡婷用「命定」描述選角過程,每位演員都符合角色特質,也都經過謹慎考量。最早確定的是李沐,因之前有過合作基礎,但不同於過往陰鬱或內向的角色個性,這次邀請李沐飾演一位「小太陽」。
對於曾敬驊,劇組也想請他挑戰不同以往的角色形象,從陽光開朗變為破碎傷痛。但,「聽說他很挑劇本」,麻怡婷笑說,「我甚至PUA(情勒)他的經紀人,如果驊驊不來演,我就把這個故事賣給韓國!」要做,就做到最好,拒絕牽強、不願妥協,麻怡婷表示,觀眾看過《太陽》就能感受到,每位角色都是「天選演員」。
類似的說服過程,也發生在簡奇峯身上。麻怡婷非常喜歡《太陽》劇本,認為需要編劇參與導演,才能最大程度維護故事完整性,所以,再三勸說,拜託從業多年的資深編劇首執導筒。簡奇峯站在情義相挺的角度,《太陽》是麻怡婷創立「一諾」後的首部影集,希望盡力協助完成。編劇擔綱導演,拍攝時可以更貼合劇本,拉進演員和工作人員與劇本的距離。
問及蔣繼正與簡奇峯如何分工,意見不合怎麼辦?簡奇峯笑說,一個眼神就能解決。兩位導演彼此尊重,深具默契,當一方有堅持,另一方無條件信任與支持。
蔣繼正補充,拍攝現場每天遇到很多狀況,盡量只有一種聲音就好。雙導演模式下,簡奇峯了解劇本,可以直接感受演員狀態是否符合人物設定,釐清這場戲的核心目標,及時發現邏輯漏洞。攝影出身的蔣繼正,擅長選用適合的鏡頭語言,完成戲劇表達。
訪問最後,主創團隊提醒,《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兩部曲故事層層反轉,平台上線後,相信定會讓觀眾們一看再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