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5金馬影展 │《Scarlet永無止境的史嘉蕾》導演細田守訪問
|
2025-11-14 |
電影要選擇「傳播力」,還是它「原本應該有的樣子」?——《Scarlet永無止境的史嘉蕾》導演細田守訪問
文/黃以誠
編輯/謝佳錦
攝影/林軒朗
「來台灣一定要喝。」細田守導演小心翼翼地將吸管戳入手搖杯中,啜飲了幾口,好像與老友重逢。
繼2015年《怪物的孩子》於金馬影展放映,並在「導演講堂」與影迷深度對話後,動畫巨匠細田守相隔十年再度帶著新作《Scarlet 永無止境的史嘉蕾》(以下簡稱《史嘉蕾》)回到金馬,於「大師講堂」與影展觀眾重逢。這更是細田守的作品首次在台灣搶先日本院線亮相,導演興奮地表示這是一次非常新鮮的體驗。
「我這次最期待的就是趕快來台灣跟影迷朋友見面,我知道台灣有相當多期待、支持我作品的影迷,尤其前一部片《龍與雀斑公主》(2021)是在疫情之中上映的,當時沒有辦法直接來與台灣的觀眾面對面。如今世界終於在混亂後漸漸歸於和平,才讓我在相隔七年後,終於可以過來與大家見面,我覺得非常欣慰,但另一方面,世界各地仍然發生許多紛爭,也讓我還是對未來感到不安。
而《史嘉蕾》正是一部希望大家一起為和平祈願的電影,我希望接下來的世界,仍舊是一個讓大家可以繼續開心看動畫,我也還能開心與影迷互動的世界,就像現在這樣,我覺得自己非常幸福。」
細田守神情中的滿足,是對世界現況與影迷觀眾藏不住的真心,他甚至還沒開始下一部片的計劃,因為每次再創作,他都想先看到觀眾對當前作品的反應,去了解觀眾想看什麼、關切什麼議題,才知道下一部作品要往什麼方向前進。然而,當談及近年如《鬼滅之刃》、《咒術迴戰》等日本動畫,在全球現象級的爆紅是否帶動了日本動畫產業的發展時,細田守一貫的親切中,竟多了一絲嚴肅。
「日本動畫現在的確在整體市場上變得比較有存在感,但在動畫製作的現場,我們還是找不太到人。從十幾、二十幾年前我們就發現很多優秀的人才流到了電玩製作,反倒是動畫製作比較留不住人,而這樣狀況至今沒有改善,就算動畫製作的質與量都正在大幅上升,但人手還是跟以前一樣一直都不夠。
所以,當每一年大家都在說現在是『動畫之年』,問我對當前動畫盛行的看法是什麼時,我覺得除了每年流行的作品都會改變外,其實這些作品也都一直是同一批人、同一些團隊在製作,因為我們根本沒有空去培養新人,沒有辦法讓這個環境更好。
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像《鬼滅之刃》、《咒術迴戰》這類比較大的IP,他們在商業上獲得巨大成功,卻沒有將資源回饋到動畫製作現場的環境改善。這並不是近年才有的特別現象,而是四十幾年來的日本動畫產業都一直存在的(結構性)狀況。所以大家認為這樣產業還有未來嗎?」
面對細田守的「反殺式」提問,頓時讓平時提問踴躍的採訪現場,一時手足無措地靜默。導演的語重心長,讓我們從另一面認識到,總在作品中溫暖的細田守,面對第一線的產業現場是多麼憂心忡忡,而關於動畫產業未來的「串流平台」問題,導演更已經歷了20年的思考。
「我覺得第一波對日本動畫的推廣,可能二十幾年前就已經出現,由各地喜歡動漫的粉絲自發組成的『字幕組』,他們將日本動畫翻譯成當地的語言,上傳到網路分享給大家看。雖然那些都是違法、不是正版的,但在當年整體觀影系統尚未完備之際,真的就是靠這些『字幕組』的力量,將日本的動畫傳到世界各地。當然,盜版是不好的。所以這一切的開始,可能還是源於粉絲的力量,才到如今像是Netflix等其他串流平台的興起,使得全球觀眾更輕易就透過正版的管道來認識日本動畫。
20年前的人問我:『你覺得字幕組有必要存在嗎?他們會幫你增加話題度與海外知名度。還是你比較希望大家看正版?』現在的人問我:『你怎麼看待串流平台?是否希望大家走進戲院看?』其實『字幕組』與『串流平台』本質上是同一個問題,關乎著你要選擇『傳播力』還是這些作品『原來該有的樣子』。當然,傳播力真的很重要,它作為一個入口,讓人們有機會認識這些作品,但我還是會期待當大家有機會觸及了之後,有一天可以走進戲院用大銀幕觀賞我的電影。」
只要看過細田守的作品,就知道那絕對是為大銀幕存在的,而本次新作《史嘉蕾》更是以創造出「不像是CG電影、具有日本特色的動畫」為目標。雖然導演曾在近20年前以《跳躍吧!時空少女》(2006)參與安錫動畫影展時,被美國記者認為手繪動畫早已老套、過時,3D才是動畫電影的時代潮流。但轉眼20年已過,細田守仍堅持承襲著代表日本動畫傳統特色的「手繪動畫」。
不過,導演也深知手繪在風格變化上的侷限,於是在《史嘉蕾》中,挑戰輔以CG技術,透過手繪與不同影像風格的融合,嘗試給予觀眾熟悉又新鮮的視覺感受。例如片中偏向實拍風格的荒地與遺址,便是在場勘過約旦、以色列、黎巴嫩等地後,以不同於2D人物手繪的風格所繪製出的壯闊美術場景。觀眾也將見到天空宛若真實海洋的視覺設定,讓真實與奇幻的風格對撞、激盪新火花。
另外,片中劍術、打鬥等血脈賁張的動作設計也讓人驚艷,如此流暢且具有真實打擊感的場面,真的是手繪完成的嗎?沒想到細田守在回答時,又在和藹中流露幽微的鄭重。
「其實在做動畫的都看得出來,靈活與自然的動作,需要的不是動態捕捉,而是繪製動畫的技巧。這部片如果使用動態捕捉或其他3D表現,動作不會這麼流暢。我自己也看過動態捕捉的reference(參考範本),其實還蠻可怕的,動作總有看起來不夠自然的地方,那為什麼不直接拍真人版的呢?為什麼還要包上動畫隔一層紗呢?
我覺得如果用動態捕捉,再將人的動作呈現在3D上,那其實拍出來的東西就不叫動畫。因為真人世界跟動畫所表現的事物本身就不太一樣,而且動畫的粉絲應該也不會想要看到那種極度接近真人的動作,我自己也對那樣的創作形式沒有太大的興趣。」
還好這次細田守沒有反問我們:「你們覺得什麼是動畫呢?」動畫乍看天馬行空,背後的門道卻似乎遠比我們想像的都還要複雜深邃、值得敬畏。倒是採訪結束之際,導演意外給了我們另一個行家建議:「我剛剛去吃了鼎泰豐,我覺得身為日本人,絕對不要去吃日本的分店,還是要來台灣吃才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