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別/地區 | ||
台灣 | ||
類別 | ||
劇情 | ||
規格 | ||
Digital format | 彩色 | ||
類型 | ||
劇情、愛情、多元性別 | ||
發展階段 | ||
拍攝前期製作階段 | ||
參與目標 | ||
籌募資金、聯合監製、版權預售、銷售代理 | ||
製作金額 | ||
USD 1,000,000 | ||
已募資金 | ||
USD 0 | ||
![]() |
17歲的阿渺是養蜂人的女兒。今年,因為繼母即將生產,阿渺去山上幫助父親放養蜜蜂。阿渺遇見了27歲的安。安是假借學生簽證,前來台灣打工的越南女性。在短暫而密集的相處中,阿渺對安產生情欲。他們在某個雨天做了愛。下山後,阿渺一邊繼續著高中生活,一邊尋找機會與安見面,她與安的朋友們見面,見識了一個她從未想像過的移工世界。當安的朋友阿尊出現時,阿渺的佔有欲開始發作,她要求安離開阿尊,安認為這是幼稚的笑話。阿渺向警察檢舉阿尊吸毒,警察去移工們的聚會,檢查身分證,阿尊無恙,安卻被查出學生簽證過期,於是被遣返回國。隔年春天,阿渺看見那箱當時她和安一起搬動的蜂箱,在升騰的煙霧中,她咀嚼著無味的蜂蠟,流下了眼淚。
「養蜂人」是古老的職業,他們跟隨花開的軌跡而移動,與土地保持連結,勞作場面有神聖的視覺美感,這是故事的出發點。養蜂人的女兒阿渺正值青春,渴望愛並嘗試探索自己。她在山林間遇到了來自越南的安,藉由安,阿渺看見了移工群體,他們也如同蜜蜂不被注意,做著默默無聞的貢獻。但最終她們還是分開了。這份短暫的愛,在年輕的阿渺身上留下痕跡,使她獲得了成長。因此,比起「同志愛情」,這個故事的內核更接近於一個成長故事。

臺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學系碩士班畢業,主修編劇。曾入選台灣華文原創故事編劇駐市計畫、2025台北電影節新導演長片工作坊。短片作品曾入圍第40屆卡塞爾紀錄電影錄像節與瑞士真實影展Film Market。

資深剪接師。於1980年代打造多部重要經典作品,並自1999年起擔任電影監製,致力於提攜新生代創作者。監製作品包括《孤味》、《兜兜風》、《菠蘿蜜》等。

大學讀的是太空科學,後畢業於臺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學系碩士班製片組。現為哪裡有限公司負責人,從事劇本開發、企劃與電影製作。另具備影展經驗,曾任職台北電影節、台灣國際女性影展等。
由製片人黃鈴惠創立於2023年。製片作品《合十》獲第42屆金穗獎學生作品類最佳劇情片;以16mm底片拍攝之短片《關山渡若飛》入選2023台北電影節。開發中專案包含公視兒少劇集《怪奇度假村》;劇情長片《神明去郊遊》,並獲113年度國產電影片劇本開發補助;劇情長片企劃《穗羽》、《甜蜜的生活》入選 2025台北電影節新導演長片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