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別/地區 | ||
台灣 | ||
類別 | ||
劇情 | ||
類型 | ||
劇情、動作、愛情、運動、歷史 | ||
總集數 | ||
6 集 | ||
單集長度 | ||
80 分鐘 | ||
發展階段 | ||
劇本發展 | ||
參與目標 | ||
籌募資金、聯合監製、共同開發、版權預售、銷售代理、發行 | ||
製作金額 | ||
USD 5,000,000 | ||
已募資金 | ||
USD 0 |
1992年,冷戰落幕,中韓建交,台灣與朝鮮成為被國際孤立的邊陲之地。陌生的兩國,開始積極展開交流。
來自台灣柔道世家的叛逆少年楊家耀,於兩國的交流賽中,邂逅了來自北韓的天才少女金希愛。性格迥異的兩人,在交流會上過招後對彼此一見鍾情。從相愛的那刻起,他們便明白:唯有贏,才能換來再相見的機會。但勝利,從來都不簡單。
敗給南韓的希愛,被黨國視為恥辱,送入勞改;而肩負家族奪牌期望的家耀,在隊友被教練長兄霸凌,在道場自殺後,對柔道心灰意冷。命運不斷將他們撕裂、分離,但他們從未放棄彼此,試圖透過柔道,在人生的擂台上持續為愛而戰。在這個贏則生、敗則滅的世界裡,他們的勝利,不再只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彼此的生存與未來。
本劇受真實故事啟發,並將故事置於1990年代亞洲政局動盪的時代斷層——冷戰方歇,全球化興起,台灣與北韓卻仍被排除於世界秩序之外。本劇以愛情為引、柔道為核,呈現兩位來自世界邊陲的柔道選手如何以身對抗命運,從彼此身上獲得愛、勇氣與自由的啟示。
透過雙主角敘事與跨文化視角,融合運動戲劇、青春情感與地緣政治,打造一部具國際共鳴與亞洲深度的原創劇集,讓小人物的選擇照亮歷史的縫隙,映出時代的真實樣貌。

麻吉砥加電影執行長,前美商二十世紀福斯業務總監,專注華文原創影視開發與海外發行,代表作包括《哭悲》、《月老》和劇集《愛愛內含光》,及正在後製的電影《功夫》和Netflix劇集《醫學系在幹嘛》。

連任兩屆韓國製片人協會主席和擔任韓國娛樂巨頭CJ E&M顧問,後成立韓脈集團。致力於跟台灣、亞洲各國和歐美地區等海外國家共同製作。2004年電影《實尾島》突破1,100萬觀影人次,在韓國榮獲大鐘賞。

畢業於紐約哥倫比亞大學電影研究所,編導《地獄催淚部》、《年尾巴》、《克洛諾斯》屢獲國內外影展肯定。《年尾巴》奪美國導演工會獎及紐約影評人協會獎,劇本作品〈死海〉獲第45屆優良電影劇本優等劇本獎。

廣告作品曾獲坎城青年導演、美國學院艾美獎。劇集《隧道》收錄於Netflix《鏡文學驚悚劇場》。劇集企劃《落日亡徒》入選2021金馬創投會議、文化部劇本開發補助;電影企劃《模仿犯》入選2016香港亞洲電影投資會HAF;劇集企劃《台北少年・平壤少女》參與2023法國里爾劇集展Series Mania提案單元。

《什麼都沒有雜貨店》、《鹽水大飯店》及《地獄催淚部》編劇;開發中作品包含劇集《亡命賭徒》、《40歲還住在一起的我們》、文策院合作劇集《台北流浪指南》;參與作品有公視台語台劇集《鎗聲》。

臺灣藝術大學電影學系研究所碩士。編導短片有《殺雞》、《最後一站》與《全村的希望》。2023年以長片劇本〈惡潮〉獲得優良電影劇本獎首獎。2019年創辦駿喬影社,擔任導演與編劇統籌。
夥同影像製作集合不同專業背景卻有共同願景的電影人。我們深知創作艱難,唯有齊心投入每個環節、打磨故事每個細節,才能和故事一起突破自我限制,創作出動人作品。我們忠於作品,不畏懼挑戰、不墨守成規,為每個作品打造最適合的團隊與工作方式。我們相信故事,也相信傾注團隊熱情的作品能打破語言和文化的隔閡,打動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