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別/地區 | ||
台灣 | ||
類別 | ||
劇情 | ||
類型 | ||
劇情、奇幻、驚悚、冒險 | ||
總集數 | ||
10 集 | ||
單集長度 | ||
45 分鐘 | ||
發展階段 | ||
劇本發展 | ||
參與目標 | ||
籌募資金、聯合監製、共同開發、版權預售 | ||
製作金額 | ||
USD 4,750,000 | ||
已募資金 | ||
USD 0 |
17歲少女林昭熙在解剖台甦醒,發現自己成為滅門案唯一倖存者,卻被世人視為已死。她潛返舊宅,感受到紅檜林的詭異共振,身體產生變化——會死,卻無法真正死去。她隱約感應到,哥哥仍在某處活著,但已不再是人。
記憶片段隨著每次的共振顯現,昭熙利用復生能力展開追尋:父親的瘋狂、哥哥的變異、母親的祕密血脈,以及關於「不死者」與「血檜實驗」的禁忌歷史。男子陳永在現身,牽出糾結百年的罪與愛;警方與半人悄然逼近,她成了新的獵物。
昭熙最終藉著怪物引出真相,與哥哥、與家族祕密、與自己未知的未來正面碰撞。這不只是生存之路,而是關於愛、承認傷痕與選擇活下來的故事。
我們想做的不是再造一個怪物傳說,而是用陌生的形體承載熟悉的情感。我們的目標是藉著恐懼打開關於愛與存在的困境。
故事中的不死人困於永生,如同當代人凝視動盪不明的世界,不再相信混亂能止息,也無法用死亡為痛苦劃下句點。
我們都在尋找比虛無更好的選擇——哪怕渺小、哪怕傷痕累累,也願意再試著去愛、去記得,因為那就是我們活下去的理由。

《查無此心》監製與製片人,電影製片有《緝魂》、《誰先愛上他的》、《江湖無難事》。擔任劇集《來!金來號》製作人,亦參與《人選之人— 造浪者》、《誰是被害者》、《用九柑仔店》等劇集製作。

長篇小說〈純律〉獲皇冠百萬首獎、觀眾票選第一名。編劇作品有《查無此心》、《寶米恰恰》,並曾參與《通靈少女2》。《寶米恰恰》獲台北電影節最佳劇情長片、最佳編劇獎,並入圍金馬獎最佳新導演。

臺灣藝術大學電影學系碩士。2022年執導電影《查無此心》,入圍第59屆金馬獎五項大獎,並入選2023鹿特丹影展Harbour單元;電視電影《最後的詩句》獲金鐘獎四項大獎,並入圍2017釜山影展新浪潮競賽。
溫柔鄉電影有限公司專精於電影及劇集開發與製作。致力於打造兼具人性深度與類型張力的影像作品。創業作《最後的詩句》入圍釜山影展新浪潮競賽;最新電影作品《查無此心》入圍金馬獎多項提名肯定,並於Netflix獨家播出,2024年度觀影次數高達530萬次,並登上16個國家TOP10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