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別/地區 | ||
台灣 | ||
類別 | ||
劇情 | ||
類型 | ||
劇情、愛情、喜劇、多元性別、家庭 | ||
總集數 | ||
8 集 | ||
單集長度 | ||
45 分鐘 | ||
改編原著名稱 | ||
迴圈 | ||
發展階段 | ||
劇本發展 | ||
參與目標 | ||
籌募資金、聯合監製、共同開發、版權預售 | ||
製作金額 | ||
USD 1,370,000 | ||
已募資金 | ||
USD 0 |
兩個女人在醫院婦產科不期而遇,已屆更年期熟齡的逸華,因無心應付正值壯年男友的性需求來看診,而面臨生殖最後黃金期的子芸,則來確定自己是否成功懷孕,當時她們並不知道,彼此將因為逸華的獨子阿榮而成為婆媳。
子芸是個只要孩子、不要丈夫的大女子主義,結婚只是不讓孩子的父親欄不詳,事實上,子芸懷的不是阿榮的種,阿榮愛的也不是子芸,而是子芸的弟弟子哲,只因兩男皆是家中獨子,難以跟家人坦白同志身分,卻又想一起建立家庭,於是促使三人決定假結婚,各取所需。
長年與兒子疏離的逸華反對奉子成婚,因她隱約能感覺兒子另有所愛,這場婚姻和生育,重新喚醒逸華多年來對阿榮的虧欠,阿榮透過子芸的女性視角,也重新認識了自己的母親。
這時代的女性比任何世代都要自由開放,可以交往比自己年輕一輩的男子,也可以選擇自由、單身、同性,甚至只要找得到精主,做個單親媽媽也未嘗不可,重要的是要能過上自己想要的人生,這才是真魔女。
凍齡不是對女人的讚美,美魔女也有色衰的貶意,用世人的語境自嘲「魔女有條件」,其實條件只有一個,那就是有能力決定自己人生選擇的女人,無論年齡在哪個階段,不須他人定義,只有認清真正的自己才能活得好又自在。
正式定名為《魔女有條件》,以兩代女主角的視角出發,是一部符合當代都會和女性觀眾的輕喜劇。

台灣知名攝影師,以拍攝唱片封面起家,沉浸娛樂文化事業近40年,工作領域橫跨影像創作、藝人經紀以及幕後影視協力,具有音樂、戲劇、電影、廣告等資源整合之能力,近年著力於IP項目開發。

文字工作者,首度詞作發表為徐克《滿漢全席》電影主題曲〈漫漫人生路〉,曾以筆名月亮貓為壹週刊撰寫個人娛樂專欄,著有多為女性觀察的小說〈迴圈〉、〈鑰匙圈〉等。

金鐘獎獲獎編劇,作品有《波麗士大人》、《我在墾丁*天氣晴》、《姜老師你談過戀愛嗎》、《夢裡的一千道牆》、《種菜女神》、《勞動之王》、《綠島金魂》、《模仿犯》等,以〈魔幻時刻〉獲金漫獎;〈穿樂吧!1934女孩〉獲文化部電視劇本創作獎優等獎。

從副導、編劇及製片札實成為導演,首度執導即獲五項金鐘獎入圍,是少數能在電視和電影展現多元成績的導演,電影《粽邪》系列不僅上億票房賣座,亦榮獲金馬獎肯定,劇集最新代表作為《化外之醫》。
1996年成立,以唱片封面攝影設計及打造藝人形象為核心,後拓展藝人經紀、音樂製作、廣告企劃為主要工作;早年有投資偶像劇失利之經驗,從而沉潛累積產業鏈的工作環節,從實務中磨練,逐步整合跨領域資源。
今有成熟的製作眼光與穩健的創作節奏,計劃投入具話題與市場潛力的原創影視內容,致力成為連結創意與產業的關鍵推手。